三千镜头下的“丽水摄影现象”:遍地开花满城飘香

云和梯田美景 施紫楠 摄

中新网丽水11月8日电(见习记者 施紫楠)老屋鳞次栉比,巷弄曲曲折折,碧日晴空下,相机的“咔嚓”声在浙江丽水充斥着盎然古意的村庄中此起彼伏。在这里,摄影仿佛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,飞入每一户人家。

第一个“中国摄影之乡”、连续举办八届国际摄影文化节,231个国家级会员、610个省级会员、1434个市级会员以及数以万计的摄影从业者,无一不展现着丽水摄影艺术的蜕变与摄影队伍的壮大。

短短三十余年时间,摄影种子已然在此地生根发芽,满城飘香。多如繁星的摄影爱好者与无处不在的丽水摄影组织,皆诠释着丽水人对摄影如火的热情,“处处都有摄影点,家家都有摄影人”的景象正在这片大地上徐徐展开。

丽水博物馆 施紫楠 摄

丽水博物馆 施紫楠 摄

摄影“情缘”:一个影会带出一方群体

溯八百里瓯江而上,浙江丽水可谓是一片“风水宝地”。“浙南林海”“六江之源”“天然氧吧”……随处可见的风景使它成为众多摄影家的钟爱之地,摄影作品也是在各大国际舞台上频频获奖。

谁能想到,30余年前的丽水,在摄影创作上还是一片空白。

“摄影艺术是高雅的艺术,丽水那种山沟沟怎么行?”1977年听见的一句话,原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品禾至今难以忘怀,“我当时就立下志向,一定要把丽水摄影搞出名堂,打响它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名声。”

就这样,1979年以吴品禾、初小青为代表的8个摄影人成立了“闪光影会”,并在1980年举办第一期摄影培训班,高达一元的报名费,却吸引了足足240个人参加。

丽水万亩茶园 施紫楠 摄

丽水万亩茶园 施紫楠 摄

正是那次培训,使丽水摄影完成了从个别行为到群体行为的转变,并逐渐形成一支在全中国有影响力的创作群体。

后来,与“闪光影会”同年成立的北京“四月影会”和“陕西摄影群体”等组织骨干,接连造就了一批“个体”摄影家的辉煌。但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像“闪光影会”一样,带出一个摄影地方群体来。

现如今,丽水更是呈现出了“全民摄影”的趋势。正如丽水摄影博物馆馆长傅为新所说,摄影在丽水,已经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。

“我们丽水人,不仅用镜头发现美、展现美,更是给世界了解丽水开了无数个窗口。”傅为新说。

“遍地开花”:一个镜头记录一方变迁

发现和记忆一座城市的美丽有很多途径,摄影便是其中之一。走进丽水,不论是曙光初露还是夕阳西下,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田野村庄,随处可见捕捉光影的老少,记录着在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变化。

晚上八点,刘丽莉便已经洗漱完毕进了被窝,枕头边上,摆放着准备就绪的拍摄工具。天气预报显示明天有雾,她要在凌晨两点起床,赶往“中国最美梯田”——云和梯田拍下美景。

坐落于群山之中的古村落 施紫楠 摄

坐落于群山之中的古村落 施紫楠 摄

从2004年到2019年,从胶卷到数码,从土地流转到景区打造……十几年来,云和梯田的羽化蝶变在刘丽莉的镜头下定格。“只要梯田还在,我就还要接着拍。”在刘丽莉看来,她拍下的不单是一个梯田,更是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。

像刘丽莉这样的摄影人,在丽水大地上可谓是“遍地开花”。随处可遇的美景与浪漫,都成为当地居民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摄影创作素材。

点开丽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程昌福的朋友圈,“我家窗外的故事”已经“讲”到第300个。背着孩子的母亲、沿街摆摊的小贩,程昌福每天记录下的,是这片土地上最真实的景象。

“能通过镜头记录一座城市的发展,这对摄影家来说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。”程昌福说,30多年来,他一直都在丽水本地拍摄,“光一个丽水,这辈子都拍不完。”

“飞出”深山:一张照片改变一方热土

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险远。”于浙南山区的丽水而言,摄影在传播当地形象的同时,也为“险远”地区带来了经济的发展。

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,行至遂昌县南尖岩景区,日出、云海、夕阳美不胜收。站在山顶向下眺望,没有人会想到在几年之前,这里贫穷落后,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。

正是一批又一批摄影家们不顾艰难险阻,用镜头记录美景并将之分享,才打响了南尖岩的美名,为当地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南尖岩的发展,只是丽水摄影延伸链的一个缩影。当下,在摄影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相互“碰撞”下,一幅幅摄影作品,载着丽水的泥坯房与农产品飞出深山,身价也翻了几番。

有着“遂昌西藏”之称的车前村,以往山路闭塞,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、笋竹与高山蔬菜。在2013年举办摄影文化节后,村里发展乡村旅游,一年接待游客数万人。

丽水古宅民宿 施紫楠 摄

丽水古宅民宿 施紫楠 摄

“目前村里已有三家高端民宿落地营业,带动了附近村民发展。”车前村村委会主任范程忠介绍,如今村民依靠经营农家乐与销售农副产品,一年可增收十余万。

“宜融则融,能融尽融。”数据显示,近几年,丽水旅游人数以每年20%以上的速度递增,收入比重已达10%以上。

古堰画乡、瓯江帆影、畲乡风情……在相机的“咔嚓”声中,偏居浙西南一隅的山区小城,实现了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转化。而未来,这里更将整理行装,再次出发。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