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,孩子们基本被“关”在家庭这个最小的封闭单位里。长时间在同一屋檐下共处,让一些家庭的代际矛盾凸显出来。

很多家长把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归结为疫情,认为只要疫情结束,亲子冲突就可以自行消失。然而,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、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委会副秘书长李雪认为,亲子之间关系不良、沟通不良,与疫情没有关系。亲子关系的好坏,是存在状况的延续。

李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因为疫情让大家每天都待在一起,这个问题就变得更突出了。那些平时没有亲子问题的家庭,疫情期间也没有什么问题。孩子们反倒觉得,每天能有很多时间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很不错。而那些本身亲子沟通就不好的家庭,在疫情期间,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突出。还有一些家庭介于两者之间,短时间内的相处,大家还能彼此谦让、忍耐,但时间久了,每天24小时在一起,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出来。”

李雪认为,由于特殊时期的相处而使亲子问题暴露出来,这并不是什么坏事。“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早点去解决问题。”一般情况下,亲子之间产生沟通问题的原因出在家长身上。“例如在这次疫情中,很多家长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焦虑情绪。这个时候,如果孩子不太听话,家长就很容易把自己的焦虑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”。

亲子矛盾的产生很多时候也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,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的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的缺陷。

“很多时候,不是事情本身无法沟通,而是家长和孩子在沟通的时候夹杂很多情绪问题,会把问题扩大化。”李雪说,“比如家长规定孩子9点去做一件事,孩子可能9点10分还没有做,家长觉得不可以,于是开始从头到尾地指责,翻旧账,把自己的情绪问题发泄到孩子身上……”

“在我们看来,有很多家长和孩子虽然每天在一起,但是他们真正和情感有关的沟通和交流却很少。家长并不太关心孩子喜欢什么,高不高兴,因为什么事情伤心;更多的只是关心作业写没写完,网课上了没有,口罩有没有戴好,洗没洗手……但实际上,很多时候,家长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,开不开心,需要自己为孩子做些什么……”

每个孩子需要的都是家长真心的陪伴,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唠叨。李雪说,其实孩子真正想要的并不多。“比如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,会误以为孩子只是想玩游戏,但实际上,孩子想要的是有独立的空间,是被尊重”。

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呢?李雪认为,首先,家长不要让自己的焦虑情绪影响到孩子。每个人都要有独处的时间,“当感到焦虑时,就要把自己和孩子隔开。找一段时间,留给自己,让自己去消化负面的、焦虑的情绪。”家长可以跟孩子说:“我现在有点担心,有点不高兴,我想自己待一会儿,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情。你不要打扰我,过一会儿我就好了”——真诚永远都是最好的沟通方式。

其次,家长在给孩子安排日程时,要留出孩子自主的时间。“很多家长希望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,让孩子有规律地作息,有很多时间去学习,这是非常好的做法。因为当孩子的时间被安排得很满时,他就可以有比较高的效率。但同时家长也一定要注意,在给孩子制定日程表的时候,一定要留出一些让他们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时间,让他们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,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。不管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上学的孩子,都需要这样的时间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放松”。

此外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,家长需要找准自己的角色站位。特别是对待处于青春期的孩子,要用成年人的态度去沟通和交流。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。这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、自我调节的能力。不能“孩子长大了,而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方式还没长大”。

“疫情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,家长可以好好利用这段与孩子相处的时间,学习如何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,练习如何与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,锻炼自己的情绪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。同时,也要给自己和孩子都留出足够的空间,不去过分打扰孩子,也不让自己被别人打扰。”李雪说。
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夏瑾

推荐内容